據了解,河北省農業廳制定《河北省全程機械化示范實施方案》,該方案提出,實施全程機械化生產的主要農作物包括小麥、玉米、馬鈴薯、花生等5類作物,重點集成推廣耕整地、播種、植保、收獲、烘干等6大重點環節的農機化技術及裝備,推動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。
河北省農業廳印發《河北省全程機械化示范實施方案》提出,依據區域稟賦,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優勢作物布局,在冀中南一年兩熟區、北部一年一熟區和區域優勢作物主產區,分別建設小麥、玉米全程機械化和谷子、花生、馬鈴薯機械化示范樣區,創建技術路線優化,作業模式完備,農機裝備高端,農機農藝充分融合,可推廣、可復制的14個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按照《河北省全程機械化示范實施方案》,實施全程機械化生產的主要農作物包括小麥、玉米、馬鈴薯、花生、谷子5類作物,重點集成推廣耕整地、播種、植保、收獲、烘干、秸稈處理6大重點環節的農機化技術及裝備。
在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主攻方向上,小麥、玉米一年兩熟區,鞏固提高聯合耕整地、高速精量播種、節水灌溉、高效植保、青貯玉米收獲等環節的機械化作業水平。一年一熟區主攻玉米秸稈還田和玉米機收環節。在規模種植的谷子、馬鈴薯、花生等區域優勢作物產區,因地制宜優選適宜的技術路線和農機裝備,重點在播種、收獲和植保等機械化關鍵環節實現突破,解決區域優勢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“瓶頸”,由基本實現機械化向全程機械化轉變。
另外,河北省還將在適宜地區依托互聯網開展精準作業(水、肥、藥)示范,探索衛星精準定位、自動導航、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機裝備上的應用,推進玉米籽粒收獲、烘干等薄弱環節試驗和示范,補齊全程機械化“短板”。
《河北省全程機械化示范實施方案》提出,創建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縣,要以適合機械化作業和規模經營土地的農機社會化新型服務組織、農業生產規模經營者等市場化生產主體為建設平臺,優先支持農業部和省級農機合作社示范社承擔建設任務。一年兩熟區域示范縣要重點培育3個以上產業化經營的農機社會化新型服務組織,一年一熟區域示范縣要重點培育2個以上產業化經營的農機社會化新型服務組織,區域優勢作物主產區可通過“強強聯合”重點培育2個以上農民合作組織。
(來源:食品機械行業網)